媒体采风

王彩霞:真爱藏在“严”字背后

2013年07月09日 浏览量: 来源: 沧州日报 作者:

  在“最美教师”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想做一名好老师,就要对学生全心全意地爱。但这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沧州职院的俄语教师王彩霞,用细腻的情感、严于律己律人的方式,诠释着对教师职业和学生的深情。

  在学生和其他老师眼中,王彩霞是一个格外严厉的人。1989年毕业于河北师大俄语系的王彩霞,忘不了当年曾教过自己的老教授们,“那些俄语教授,曾是国家部队里的专家,对业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哪怕是一堂课的时间,都掐得特别准,达到了讲完课、布置完作业、下课铃就响起的程度,而且不是看着时间算出来,是通过反复锤炼形成的自然状态。”这样严谨的老师教导,王彩霞也秉承了这一风格走上讲台。

  1991年,王彩霞从河间四中调到沧州市工业学校,教俄语和英语。孩子刚一周,她要担任班主任,46个十四五岁的学生多数来自外地住校。在家里拉扯一个小孩子,到学校拉扯一群大孩子。与教学上的格外严厉相反,生活中王彩霞对学生处处体贴关爱。学生年纪小,自理能力差,她就耐心地手把手引导;学生病了,带着去看病、照顾,做“病号饭”;家长不放心把钱放在孩子手里,46个学生的生活费就都存在王彩霞手中,每天按学生各自的需要发放。就这样,一起生活学习的学生们,对王老师是又怕又爱——怕自己学不好王老师发火,又对她那妈妈一样的关爱充满了依恋。

  有一次,学生小李有点儿发愁地对王彩霞说,她有个初中同学家境特别困难,她想捐些钱帮助同学。王彩霞细心询问事情缘由,原来小李的同学家里有三位癌症病人,因家境贫困想要辍学去打工。王彩霞琢磨,学生能热心助人值得肯定和支持,于是她从全班到全校发起了募捐活动。随后,王彩霞又联系了小李同学所在的学校,学校也对这名学生进行了补助。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的捐助,帮这名学生渡过了难关。
2005年,沧州职院与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在职院这里进修两年俄语和基础专业,后两年去乌克兰完成大学本科学业。第一届乌克兰班,王彩霞是学院唯一一名俄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院没有任何经验,从班级管理、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在开学前的几个月里,她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在内。新生入学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松散贪玩,没有一点儿俄语基础,还必须在两年时间达到能听能说的程度,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她给学生特别定制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清晨七点操场晨读,王彩霞早早到操场等候,哪个学生睡懒觉,就到宿舍去喊;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做笔记,她一点点帮着他们扳过来;课余,她通过在俄罗斯工作的同学,收集了很多关于俄语学习的资料,自己整理打印出来,送给学生;每周,班里组织一次活动,模仿面试、工作的某一情境,师生们用俄语进行演练,每月,班里还会进行一次文艺演出,由学生自编自演各类俄语节目……两年里,不管刮风下雨,乌克兰班早七点操场晨读没耽误过一天,这成了学院的一道风景。学生们笑称自己过了两年“高四”生活。2007年8月,乌克兰班首届学生全部通过考核准备前往乌克兰继续学习。两年的风雨无阻、披星戴月,一松懈下来,王彩霞病倒了,没能去北京机场为学生们送行。临走前,班里全体学生托别的老师捎来一句话:王老师,对您,我们只有一个词——尊敬。

  当这届学生在乌克兰高校毕业后,有的继续深造考取了研究生,有的从事外贸、翻译等工作,他们无论走到哪里,依然喜欢和王彩霞唠叨自己的事情。两年严如高中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