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关于做好2022年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2022年10月10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关于做好2022年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

为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顺应智慧教育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关于遴选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的部署、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等文件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我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22年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要求

(一)加强组织与管理

各系、部要切实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把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建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学习的管理、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翻转课堂等改革实践,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

(二)严格按照标准建设

课程建设团队要对照《河北省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见附件1),加强教学设计、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跟踪教育评价、做好支持服务,保证课程按照建设计划及时上线、平稳运行、促进教改、效果良好,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内容要导向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水平。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三)加强应用共享

上线运行的在线开放课程,要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加强校际之间相互选用,以用促建,不断提高建设质量。要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模式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限额

请各系、部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优势,择优推荐1-3项申报2022年度立项课程,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二)申报课程上线运行要求

申报课程须为近三年线上教学课程资源建设优秀课程,且保证立项后半年内可上线运行。

(三)申报程序和时间

各系、部推荐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认定要求填写《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附件2)和《沧州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4),并于2022年6月7日前将对应纸质版送交教务处(办公楼208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jwc001@126.com。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2022年5月20日

 

 

附件1:河北省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附件2: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附件3: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标准(试行)

附件4:沧州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汇总表

 



附件1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创新创业类课

所属学科: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推荐单位: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20   年   月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电话


专业技

术职务


行 政

职 务


传真


院系


E-mail


地址


邮编


1-2

 

5年

相关课

程主讲

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授课对象

周学时

听众数/年





















1-3

 

教学

研究

情况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教学团队其他教师情况(包括其他主讲教师、助教、技术支持等)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从事学科

承担教学任务

备注

























……






注:若其他教师非本校教师,请在备注栏填写受聘教师类别及实际工作单位。

 

3.课程情况

3-1课程描述

3-1-1课程建设基础(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以及相关视频情况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情况)

 

 

 

3-1-2课程设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对应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等)

 

3-1-3相关教学资源储备情况

 

 

4.评价反馈

4-1 自我评价(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影响力分析,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

 

4-2 学生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面向学生开设,填写学生的评价意见)

 

4-3 社会评价(如果本课程已经全部或部分向社会开放,请填写有关人员的评价)

 

5.建设措施(包括后续建设与维护计划及措施、预期效果、经费预算等)


 

 

6.单位意见

推荐院系部意见

 

 

 

推 荐 单 位(公章)

 

推荐单位领导(签字)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意见

 

 

 

教学工作委员会章(公章)

 

学校领导(签字)

 

    

 

 

 

 


附件3

 

年度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汇总表

 

申报部门(盖章)

 

序号

系、部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职称

联系方式

团队成员

1







2







3







4







5







 

 

 


附件4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标准(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价标准

内涵说明

1.教学内容与资源

1.1 教学内容

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准确,清晰合理

结合专业特色或课程特点明确课程目标定位,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又可以进行小班教学。通过课程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

体系化课程

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完整,覆盖本课程基本知识点(技能点)能够满足线上独立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颗粒化资源

知识点以颗粒化资源呈现

颗粒化资源是课程建设的最小单元,每门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课程介绍、课程负责人介绍、课程团队介绍、课程大纲、授课视频(以微课程为主要形式)、实训视频、动画、演示文稿、教学课件、课程公告、测验、作业、考试等开展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1.2 在线资源

课程资源

用于组课的资源不少于60%

在线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冗余资源两部分:

课程资源:要满足一门完整的程序化、标准化课程搭建需求,每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基本资源必须有微课程视频、课件、在线自测三类资源。每个由知识点(或技能点)组成的教学单元必须有单元作业(单选、多选、判断、简答)交流与讨论(不少于2。难度大致相同的课程结业考试题目不少于2题库题量每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不少于客观题10题,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每门课程围绕重要知识点(或技能点)简答题不少于30,论述题(或实验题)不少于5

冗余资源:在标准化课程的基础上搭建个性化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建议开发实训视频、动画图集、案例、名词术语、行业发展前沿等。

资源上传时,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冗余资源

冗余资源要突出教师个性化特色课程搭建

2. 教学设计与方法

2.1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每门课程结构合理,微课程视频的研发能够覆盖该门课程全部知识点或技能点。每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微课程视频要有完整的课程结构;要换位思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在线课程特点,采用合理有效设计方式。

2.2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满足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需求;能灵活运用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在线课程有效性,吸引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熟悉教学平台的各种教学功能使用方法应用效果,注重分析各类资源在不同场景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平台及配套移动APP的充分利用,开展独立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线上学习及参与传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活动与评价

3.1教学活动

多种教学模式

模式多样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线上辅导,反馈,讨论,答疑,作业布置、提交和批改,线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提升在线课程资源在传统课堂的使用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教学评价

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

运用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进而得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基于教学平台学分互认制度实施采取线上学习的学分认证学习过程认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约束学生自主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翻转课堂教学。

4. 教学效果与影响

4.1教学效果

课程数据分析

有真实可靠的在线数据分析及时反馈与提高

学校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服务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基于教学平台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在线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4.2课程影响

高校学生

课程面向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免费共享

课程在教学平台面向所有潜在的学习者开放共享,并支持有在线课程小班教学需求学校在标准化课程的基础开展SPOC教学开放共享课程的在线学习学生数量教学互动行为及小班SPOC教学学生数量开课班级教学效果将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

社会

学习者

5. 团队支持与服务

5.1团队支持

课程团队

结构合理、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水平

课程团队建议由系部主任、学科专家、一线教师、熟悉多媒体技术的教师共同组成。课程主持人应学校正式聘任教师,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主讲教师应讲师职称。课程上线后,要配备课程助教技术顾问保障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5.2服务

课程服务

课程教学活动丰富、及时

课程团队认真负责,能够及时开展布置作业、反馈、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积极设计课程资源的应用场景,学生满意度高

6. 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障

6.1信息安全

有效监管、有害信息

及时有效监控,防范和阻止有害信息传播。

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教学活动,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防范和及时制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

6.2知识产权保障

版权、知识产权、权利和义务

版权和知识产权分明,权利和义务明确。

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

相关高校、课程建设团队均须签订平等互利、资源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各方权益

7.课程建设质量应用效果保证

7.1

建立课程建设应用保障制度

课程开发和应用计划课程建设主

明确的分布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应用计划课程建设主明确

学校为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按照边建边用、以建促用的原则制订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和应用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7.2课程建设经费充足

课程建设经费

课程建设经费要满足课程开发需求

课程建设经费要满足课程团队的教学设计需求,保证微课程、实训视频、动画、虚拟仿真资源的开发质量

7.3课程内容

导向、对最新成果的融入、科学性

导向正确,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

内容导向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7.3课程应用

应用效果和教学周期

课程应用效果好

课程团队能够按照规范的教学计划和要求,持续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参评课程专家评审在教学平台至少完成个教学周期的应用后台统计数据能够反映课程的应用状况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