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系> 教师园地>>正文内容

教师园地

学前教育系 “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突出专业优势,发展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推进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各项规定和要求,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借鉴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监督,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科学、规范、创新性的组织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突出效果。建立党员先锋岗,接受广大师生监督。建立并继续落实好系领导班子联系班级制度,建立党员联系困难师生制度,建立党组织与青年教师谈话制度,全面加强对教师的政治引领,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落到实处。按照组织程序,有计划的发展优秀师生加入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改革发展、攻坚克难中充分发挥组织保障、政治引领、凝心聚力、保驾护航作用。

 (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重要讲话,重温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2021全国职教大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履行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合本系专业和学生特点,落实“三全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以思政课为主导,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全方位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行“零容忍、全天候、无缝系”、“教管服一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四自”)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和“严而有情、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据”(“四严”)的学生教育管理策略。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学术能力见长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全面推行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班级文明达标制度,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系风。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引导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多个专业性、兴趣性的学生社团。通过制度规范学生自媒体,建立系微信公众号等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主动发声、牢牢把控舆论制高点。

 (三)加强专业建设

  立足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和需求的社会背景和职业背景,总结国内同类及相关专业的办学特色,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宗旨,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专业特色的研究、探索和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强化适应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体现时代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成立足地方学前、早期教育发展实际,能适应21世纪京津冀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专业。

 (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持续深化“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强化“课程思政”,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教师和合作企业的大师名匠的知识、经验,以线上教学资源形式,带给各类学习人员系统、实用的技能、知识和最新资讯。“十四五”期间,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4门。

 (五)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专业长足发展的必要保证。“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开辟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渠道。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通过引进、培训、交流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学历层次,优化团队的职称、年龄以及学历结构,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建成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知识与能力结构相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任课教师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提高老师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到幼儿园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活动及相关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引进幼儿园骨干教师、园长等专业人才来提升兼职教师的比率;通过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及外派学习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逐年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和质量双达标。 

 (六)深入推进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根据学前(早期)教育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的特点,以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为主线,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强调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完整性和实用性,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

  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的转变,二是从“知识传授”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的转变。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

 (七)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是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依据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大力度组织编写能够体现高职特色的、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实用性园本教材3本。与幼儿园合作开发多媒体课件、微课,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使之能够切实辅助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八)校企合作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我们将积极争取与京津冀地区已达成合作意向的70多家托幼机构签订长期的合作办学协议,在目前拥有的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一批校外实训基地,要求为市级或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

 (九)创新与创业技能大赛

  丰富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定期举办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沙龙、讲座、专题竞赛、专业技能大赛等,以赛促教,积极参加校外各级各类比赛;完善技能大赛选拔与培训制度,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切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争取进一步提高在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中的成绩。 

 (十)科研与社会服务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为学前(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学术研究、教改课题的立项和建设工作。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兄弟院校的交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亲临讲座,不断更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出一批学风扎实、业务精良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完善科研工作机制,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