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党史学习教育> 重要新闻>>正文内容

用教育家的标准打造自己!院长杨静利对教师深情寄语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我院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时,4月13日下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静利深入现代服务管理系进行调研,现代服务管理系全体教职工参加座谈会,现代服务管理系党总支书记王天行主持座谈会。

杨静利来到老师们中间,和老师们亲切座谈。老师们围绕育人为本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教学体会,畅所欲言。学前教育教研室朱小红、刘志甜提到利用浸润式教学,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于新、张晓霞提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尊重感和获得感;市场营销教研室黄荣、赵博文针对00后学生特点,从新疆棉等热门事件入手进行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旅游教研室赵春强、姬伟将服务意识贯穿培养始终,并借助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杨静利在逐一对教师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后说,此次调研座谈会大家敞开心扉,从自身教学体验出发谈育人心得,讲实话、真话、心里话,不讲空话、虚话、套话,是一场成功的听民意、集民智的有意义的讨论会。

杨静利结合自身成长、工作经历,与教师推心置腹地谈为什么要选择育人为本这一主题。

为什么要以育人为本?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五千年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从私塾到大学,我们走过了漫漫长路,当前出现了教书和育人脱节的现象,我们更要回归教育的初衷,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每一名教师都必须牢记身上担子的分量,尤其是现代服务管理系青年教师居多,更要将育人作为一个终身探究的课题。

怎样做到育人为本?育人先育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问、品行,这两方面是教师毕生需要追求的修养。老师是学生的典范、模板,模板不正,教不出好的学生。什么是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吃饭的本事,更要满怀爱心教会学生做人。所谓“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要有感恩之心。感恩社会给予教师崇高的敬意和期待,感恩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将学生交给我们,感恩学校提供发展的平台。二要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来自于责任感。学生培养的好坏事关学生一生,事关家庭幸福,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兴衰。三要有大的格局。不能把教师职业当成一个稳定、轻松的饭碗,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人对物质的需求很有限,精神需求对人非常关键。要有大的格局,把职业当成事业,定位越高越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把教育家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用毕生的精力去打造自己。

要有爱心。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必须用“爱心”培育“爱心”,帮助学生增强树魂立根的内驱力。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不仅要自己有爱心,更要培养学生有爱心。让学生信得过你,愿意跟你说心里话,希望大家都能成长为学生信得过、记得住、传的开、瞧得起的老师。

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是有规律的,规律不是从天而降的,是干出来的,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大家要对教学多思考,摸索,总结,上升为理论,让懂教育的人做教育。

要敢于创新。“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这与古圣先贤孔子的“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是指,教学方法必须有一定的依据,且教学无固定的教学方法,无招胜有招。每个学生都不同,改变一个物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难,对待每个孩子都像家长一样,面对每个个案,都充满爱心、恒心,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导师。

杨静利最后勉励大家,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教育家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坚定信念、怀揣爱心、遵循规律、敢于创新,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作者: 录入者:宣传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