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风

笔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贯彻与落实(二)

2019年05月28日 浏览量: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笔谈二

 
 
 

 

深化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周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职业启蒙教育是职业教育深化的先导。通过教育让青少年学会劳动、学会做事、学会创造,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列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要义,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设置了新目标,提出了新任务,开辟了新境界,不仅丰富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内容,而且为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开辟了路径,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职业是个体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将两者融为一体,进行系统教育,能使青少年获得关于劳动、职业的基本认知,形成初步的劳动情感、职业理想和职业伦理,进而为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出彩提供指导。    

  通过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培植学生的劳动精神。目前有些青少年对为什么要劳动,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清楚,更谈不上劳动感情的强化和劳动精神的建构,有的人厌恶劳动,有的人蔑视一线的体力劳动。加强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知“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纠正理念上的错位,增强劳动自信,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在情感上认同劳动,实践上亲近劳动,为全面发展奠实基础。    

  通过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构基础。任何教育都是为受教育者未来发展服务的,其中包括围绕职业进行的职业性质认识和职业素养建构、职业能力培植方面的教育。目前,有些青少年对职业、职业岗位、职业劳动缺少初步的认知,导致他们在初高中毕业前选择教育类型时十分茫然和被动,或跟着感觉走,或任由父母、班主任支配。加强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能使学生通过初步的入门教育,感知和认知职业,既能帮助他们基于“人类幸福”和“自身的完善”选择“适合的教育”,又能为全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创设前提。       

  通过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增强劳动观念,认同劳动价值,培养劳动习惯,弘扬吃苦耐劳精神,建构诚实守信品质,建构纠正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向往不劳而获、轻视劳动人民等不良现象的思想基础。        

  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认知和不断加快的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须抓好四项工作。        

 

建构普职融通的“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

  以中小学目前已开设的劳动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实践、技能操作为载体,阶梯式进行不同主题的“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幼儿园和小学学段前三年,通过简单的活动和体验教育,激发儿童的天真、好奇和活力,让他们在了解和发现自己的过程中,认识成人世界生活与工作的联系、自己现在学习与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联系,为未来人生发展建构基础。小学学段后三年,通过开设的劳动技能课和职业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职业,懂得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进而引导他们养成勤于工作的劳动习惯、精益求精的劳动作风与职业习惯、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职业品质。初中学段通过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引导方向的教育,引领他们从自身知识维度或技能维度的潜质出发,选择符合自己身心特点的生涯方向。高中阶段通过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和职业体验,对学生进行专业规划教育,指导他们围绕自己的智能优势、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以及社会的客观条件,对自己的生涯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作出符合个体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选择。

 

普职连手打造职业体验教育基地,进行系统持续性的“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体验教育基地可依托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或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对接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创设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真实职业情境、体验岗位和体验项目,让学生通过体验性劳动,认知劳动特质、感知职业要义。职业体验教育基地围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设置相应的体验课程,配备充足的教育师资,配齐真实的体验设备,酿造浓郁的职业文化和产业文化,建构兼顾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体系,提供与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融科普、生活、学习、娱乐为一体,具有职业倾向的体验活动项目,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物象的察觉、亲身的体验,动手的操作,培植基本的劳动素养和思维,建构初步的职业认知和理想。

 

依据“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要义,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形式

  “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劳动与职业启蒙融为一体,主张通过具体的劳动形式进行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聚焦教育,凸显动手,为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指引了方向。“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既不是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校外实践,也不是以“观光”为主体的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中小学生开放,应是依据全面发展要求,集劳动形式与劳动精神、职业感知与劳动意识、职业认知与生涯设计、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为一体的全新教育。既有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也有劳动和职业的理论认知;既要防止只有劳动和职业体验而无教育要求的现象,又要防止只有单纯的理论教育而无劳动和职业体验的亲身实践。在内容上坚持理实一体原则,将理论的系统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践训练、劳动和职业知识传承与劳动和职业精神培植融合起来;在形式上坚持手脑一体原则,将科学理性与实践理性结合起来,突出“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属性。

 

围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要求,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

  “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打造、课程体系的建构和相应教材的开发。 

  打造胜任“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任务的师资队伍,整合普职原有的师资或对口培训是一条较好的路径选择。一般说来,普通中小学教师较多优于理论知识传授,职业学校教师较多长于实践操作,力量整合或对口培训,能实现优势互补,为高质量的“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夯实师资基础。

  强化“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离不开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围绕劳动观念与品质、劳动知识与技能、职业认知与素养,建立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校外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多元课程体系。按规定开好国家劳动课程,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求开设劳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形成“课程超市”。 

  实施“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离不开教材的开发。目前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教材,大多偏于劳动技能,对劳动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职业的基本认知教育涉及不多,职业学校可会同对接的中小学,联合开发基于劳动和职业新内涵、新形态、新使命的新教材,建构高质量“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所必须的资源基础。

职业院校要在加强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王耿升

  建设教育强国,无论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劳动教育都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工程,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举措。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此举不仅是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教育部门的统筹领导下,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启蒙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充分表明,在中小学有效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职教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一是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讲是职业教育的预备教育,教育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和具有初步的职业认知以及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改变传统观念,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成长为技术技能人才影响深远。二是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改变的是学生,影响的是家长和全社会,是职教战线长期以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三是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初高中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职业追求和职业生涯规划以后就读职业院校,由过去的无奈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由过去的被动应付转变为积极探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出发,还是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职业院校都应该积极参与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   

  职业院校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一是开放校园,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提供方便,不仅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开放校园,而且要常态化地开放校园,尽最大努力满足区域内中小学校组织的学生以及家长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的需要。       

  二是拓展实训场所功能,为中小学开设劳动课程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支持。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场所,可以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特别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的课堂,有计划地配合中小学校实施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三是统筹使用专业师资,为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提供指导服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承担中小学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任务,这一方式可有效缓解目前中小学劳动课教师普遍欠缺的问题。

  四是合理安排教学,承担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功能,创造条件接纳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和游学活动。

  五是发挥团学组织作用,组织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利用课余时间就近深入区域内中小学,通过担任“小老师” “小师傅”,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进行劳动和职业启蒙辅导,等等。   

 

切实加强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是研究制订政策,坚持“区域统筹,县(市、区)、校为主,分级实施”工作原则,明确各级各方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调动几个方面的积极性,确保职业院校与当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沟通畅通,配合协调,扩大服务面,提高贡献度。    

  二是将动手实践内容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开设相关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职业院校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参与率提供机会。       

  三是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主要领导负责,做到有机构、有方案、有队伍、有落实、有效果,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参与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情况,作为衡量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7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