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每年200天,他把自己“种”在地里

2018年07月13日 浏览量: 来源: 沧州晚报 作者:

 

 

2018年6月6日,芒种。

沧县纸房头乡前营村的麦田里,一片金灿灿的黄。风一吹,麦浪起伏,一派丰收的景象。

 60多岁的村民李振轩满头大汗,一边收麦子,一边欣喜地说:“你们看这麦子,长得多好,麦粒大,种植过程中还没用浇水,既省劲又高产。”李振轩身边的这片麦田,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的前营试验基地。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阎旭东带领团队种植的旱作冬小麦,今年喜获丰收。

这丰收的场景,是对农民的回报,也是对阎旭东苦心研究数年的回报。

 

 

种地的研究员

一层薄膜解难题

李振轩是沧县纸房头乡土生土长的农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说起什么时候种植试验田,他有一肚子话要说。

李振轩说,以前种麦子最愁的是浇水,每年开春就得浇地,一水浇不透就得再浇第二水。 近些年来,愿意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给地浇水的人也越来越少,浇不上水的麦子会大幅减产。种了一辈子地的李振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是能不用浇地,就能收获到和浇地时一样的收成,那该有多好。

 想归想,但李振轩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想法真有实现的那一天,直到他碰到了阎旭东。

阎旭东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与草业研究的学科带头人,更是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阎旭东带领团队在前营开展试验的时候,李振轩就跟着来帮忙了,他想知道这些专家们都在研究些啥,他们的这些研究对农民们有啥作用。

李振轩看阎旭东他们种小麦时,都在两垄小麦之间盖了层塑料薄膜。后来阎旭东告诉他,那是他们研究的《旱作冬小麦“六步法”种植技术》,能够利用塑料薄膜,把冬天的土壤水分蓄积起来,供给小麦水分,提高小麦产量。

李振轩刚开始对阎旭东的做法有些怀疑,就一层塑料薄膜,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但现在,眼前的丰收让李振轩心服口服,不用再专门浇水,小麦的亩产量能比不覆膜的还要高12%以上。

 

晴天晒雨天淋

地里“长”出专利来

李振轩想丰产的想法,是种地农民的想法,也是阎旭东这位农业研究员的想法。

想丰产,就得研究地,熟悉土壤情况。从搞研究开始,阎旭东就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可以说,沧州的土地情况,是水是碱,适合种啥,阎旭东心里都有数。

沧州市是一个地下淡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也是华北地区地下漏斗的重灾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12和1/16。

没有人工灌溉的雨养旱作区面积超过300万亩。这些地区缺乏旱作种植技术,产量较低,制约了沧州市乃至全省农业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这些年,阎旭东带领他的团队深入一线,研究旱作农物的种植,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待在地里。

夏天,是庄稼成长的旺季,也是他们野外研究的忙碌期。

为了给地覆膜,近40℃的高温下,他们蹲在地上,一点点儿挖土、铺膜、再盖土,脸晒得黝黑,肩膀头都被晒得脱了皮。

有一回,他带团队在实验田里观测玉米的长势,大家讨论得正热烈时,大雨倾盆而下,一个个研究员淋成了落汤鸡……

“雨天两脚泥,浑身湿淋淋, 晴天也不好受,毒辣辣的太阳烤着,一身汗水,晒得掉层皮。”阎旭东用这样的话形容自己的研究生活。

对于这些,阎旭东觉得再正常不过了,他说:“我们做农业研究和农民种地一样,得付出一样的辛苦,不沉下心来,啥事也做不好。”

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他先后研究形成适宜沧州农业生产的5套旱作种植技术。他的这些研究,填补了沧州旱作种植技术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他还创新性集成了《黑龙港流域雨养旱作区蓄墒保播增产“两年三作”耕作种植制度》,实现了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无人工灌溉下的无缝链接,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平均粮食增产率30%以上,是对传统的“一年一作”或不稳定的“一年两作”耕作制度的一次重要升级。2016年,这个新耕作制度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17年获河北省专利奖三等奖,是18项获奖专利中唯一一个农业专利。同时《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并入选全国“十二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

 

磨破嘴做工作

“一年四收”新模式为农民增收

苜蓿,这个词,如今在沧州人听来,已经不再陌生。

说起苜蓿的种植,阎旭东说,那也缘于一次机遇。

1995年,中日两国政府间合作开展牧草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启了沧州苜蓿产业的发展之路。

阎旭东作为当时的项目负责人之一,看到苜蓿产业蕴含的市场潜力,比起玉米、小麦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更高。

从来没种过苜蓿的他,经过实地考察,想把这些苜蓿种子种在南皮县乌马营镇和黄骅市孔店乡的两个试验示范基地上,可这一想法,遭到了当地农民的反对。

因为在此之前,这两地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在种玉米、小麦、大豆等这些农作物,对于苜蓿,完全陌生,没有人愿意拿出地、拿出精力来种这种东西。

阎旭东和村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给人们做工作,终于,有人愿意试一试了。

开始的试验并不成功,因为欠缺种植技术,苜蓿每亩地的收益还没超过小麦和玉米。

为了保证这些人的收益,2000年,阎旭东专门到日本进行了学习,随后,苜蓿种植在黄骅市、东光市、南皮县和青县等大面积铺开。数年后,苜蓿产品、现代苜蓿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规模,沧州已经成为全国苜蓿产品的重要供应地。苜蓿种植也让农民每亩增收六七百元。

如今,阎旭东研究出“苜蓿-玉米-小黑麦‘一年四收’耕种新模式”,更让农民增产增收。他以苜蓿为代表的牧草高产栽培技术,201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时还获得河北省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33年的付出和收获

每年200天“长”在地里

从1985年开始做农业研究,阎旭东已经在农田里工作了33年。

这33年,他每年待在农田里的时间有近200天。他带的很多科研人员开玩笑说:“阎老师是长在地里的研究员,跟着他做课题,我们也学着长到地里去了。”他自己则说:“我们要帮助农民增收,就得把自己种在地里。”

付出总有回报,这些年来,阎旭东做出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他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

除此之外,他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审定河北省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8项,在《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

这些年来,他先后在黄骅市齐家务乡二科牛村、沧县李天木乡北阁村、泊头市寺门村镇宋八屯、大卢屯等地创建示范基地多个,累计推广增产作物100多万亩,增粮1.17亿公斤,水分利用率提高20%以上,总增收2.6亿元。

阎旭东也先后获得“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2016年,他所领军的旱作节水科技创新团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沧州市首届十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2017年被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授予全省“优秀专业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