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风

向万亩旱地要产量

沧州市农科院科技创新助力渤海粮仓项目

2016年08月05日 浏览量: 来源: 沧州日报7月18日12版 作者: 沧州日报记者 张梦鹤 沧州职院组宣部 李月妍


  日前,由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渤海粮仓项目团队研发的《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作为重要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并在北京展览馆进行展出。从2014年全面启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以来,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渤海粮仓项目团队全力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研发了具有沧州区域特色的一整套主推旱作增粮技术,实现了增粮节水。

新技术,不下雨两年三茬不是梦

两行垄上覆着薄塑料膜,中间夹种两行绿油油的玉米苗,放眼望去,整片田里白绿相间……日前,在泊头市寺门村镇宋八屯村的春玉米种植试验田里,记者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塑料膜下是种了什么植物吗?”记者心生疑惑,仔细看去,膜下又好像并无“乾坤”,不禁愈发地好奇起来。
  听到疑问,市农科院渤海粮仓项目负责人闫旭东研究员微微一笑,并没有立即解答,而是介绍起我市的粮食种植情况。
闫旭东说,我市尚有近500万亩土地没有人工灌溉条件,完全靠天吃饭。特别是春天时容易干旱少雨,正值春玉米穗分化,需要水肥的关键时期,恰恰降水量少,所以容易出现春玉米“卡脖旱”的情况,产量低而且不稳定。
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就能解决玉米缺水的问题?
  “你看,覆盖塑料膜的垄更高一些,这样雨水就能顺着膜流到种玉米的垄上,通过汇集,把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垄下面的土地可把雨水留住,积蓄于土壤中,同时覆膜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腾。”闫旭东说,这就是他们研发的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灵感源自西北、甘肃的“全覆膜”种植模式,同时针对本区域的气候和降雨特点,采用起垄覆膜侧播的方式,集雨保墒效果明显,把春季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可解决困扰多年的春玉米“卡脖旱”问题。
  不仅如此,40厘米覆膜、70厘米玉米种植的宽窄行种植模式又可增加玉米地里的通风透光,不仅可加强光合作用,还便于田间管理。试验证明,平均增产能达到18%。
  “去年大旱时,咱沧州有相当一部分春玉米都绝收了,9月份,专家组对二科牛村示范区千亩示范方进行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568.2千克,比对照增产65.6%,充分能说明这个技术的抗旱性。”闫旭东自豪地说。
  针对传统玉米等行距种植密度低、群体易郁闭的问题,团队又研发了玉米宽窄行一穴双株的种植技术,解决密植增产和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的矛盾。
  此外,针对旱地小麦春季无雨不能追肥的问题,研发了旱作冬小麦春季追施水溶肥增产技术,每亩地使用2至3立方米水溶解10千克水溶肥在小麦返青起身期沟施在根侧,为小麦生长可持续提供肥效。并根据小麦旱作种植存在问题,集成了冬小麦“六步法”旱作种植技术,即品种选择、重施基肥、缩行增密、精细播种、重度镇压、春季追施水溶肥。
  闫旭东介绍,在以上单项旱作技术基础上,他们还集成了雨养旱作区蓄墒保播增收“两年三作”耕作种植制度,可实现全年无灌溉条件下玉米与小麦种植无缝衔接,较传统种植方法,两年产量可增加30%。目前,此项制度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新农机,让技术更接地气

新技术研发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团队的精神。眼瞅着沧州能实现无灌溉两年三作,产量可以“噌噌”往上涨,大家别提多高兴了。
  可一想到以往的好技术新技术由于接不上“地气”,还停留在侃侃而谈的理论阶段,又好像被泼了盆冷水。
  好技术如何大面积推广开来?配套农机是关键。配套农机不仅可帮助技术落地,还能实现规范化生产。为此,市农科院渤海粮仓项目团队又搞起了“副业”,研究起农业机械来。
  拖拉机头前面装着旋耕机,后面拖着一个带有四个轮子的架子,轮子中间并排放着两卷塑料膜。车在前面走,后面就一边起垄,一边覆膜、播种。几分钟的工夫,一亩地全都播种完毕。这就是他们针对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技术研发的“双垄四行”大型播种机。
“这个机器宽2.2米,集旋耕、起垄、整形、覆膜、施肥、播种、镇压等七大功能于一体。”闫旭东说,最重要的,是工作效率高,一天可播种100亩地,而且在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覆膜都不成问题。
一个机器彻底解决了技术推广的问题。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技术先后在黄骅、泊头、海兴、东光等县(市),大面积推广开来,辐射面积达10万余亩。
  不仅如此,近日,来自省农业检测所的6名专家,对机器进行了双株率、覆膜效果、出肥率等五个方面地严格检测。最终,“双垄四行”大型播种机顺利通过评定并被确定型号。
  “被授予型号就能纳入农机补贴,这样有利于更大面积地推广。”闫旭东说,在今年年初我市的农机展览会上,由于没有农机补贴,一个购买30台机械的订单泡汤了,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进一步认识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此外,他们还针对玉米宽窄行单双株增密增产种植技术配套研发玉米宽窄行单双株六行播种机,实现旋耕、播种、施肥、镇压一体化作业,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针对旱作冬小麦追施水溶肥增产技术,研发冬小麦水溶肥追施机,实现切沟、施肥、覆土一次完成,每亩用时6分钟,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示范推广,让渤海粮仓粮满仓

农民干不干,主要看示范。将示范基地搬到田间地头,让农民们亲眼看到效果,市农科院渤海粮仓项目组在新技术推广上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闫旭东介绍,根据省渤海粮仓项目组提出的“百千万亩”试验示范体系(即百亩核心试验区重在试验数据的获得,千亩示范方重在展示技术效果,万亩辐射区重在为农民增收增效服务),他们严格做到试验基地地力均匀,数据可靠;示范基地道路通畅,标识明显。项目实施3年以来,先后在黄骅、泊头、东光、沧县等地建立了5个千亩示范方,并建立了黄骅二科牛村万亩示范区和泊头大卢屯、宋八屯万亩示范区,及沧县北阁村3000亩示范区。
充分利用示范区展示技术效果,开展多场次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会,调动人们使用新技术积极性。
品种选择上注意什么?覆盖地膜的成本是多少?膜下如何除草?……日前,在市农机站和市农科院主办的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技术示
范推广现场会上,来自各县(市、区)的80多位农机站负责人和种粮大户们在田间地头实地察看示范田内的玉米生长情况。泊头市文庙镇尹庄村的尹巨安大爷,种了几十年地,听说宋八屯村有新技术推广,开车走了30多公里来到现场。听了闫旭东的现场介绍后,他连连点头:“你看这苗长得多壮实,这技术有道理、很科学,明年也把俺的20来亩地种上试试。”
与此同时,利用冬闲时间走乡串村开展技术讲座几十次,几年来共培训人员2000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0余份。通过宣传,周边自发前来示范区和试验基地参观的农民络绎不绝。

劣势如何变优势

旱地、盐碱地,搞种植都是劣势,在这劣势土地上,人们却种得风生水起。
  渤海粮仓项目,使我市万亩旱地产量大增;李子札人,盐碱地上种出“绿色人参”。
  是什么让种植劣势变优势?答案:创新。
  听听市农科院渤海粮仓项目负责人闫旭东的创新经:从启动渤海粮仓项目以来,市农林科学院渤海粮仓项目团队全力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研发了具有沧州区域特色的一整套主推旱作增粮技术。而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创新的思维。
  他们解决困扰多年的春玉米“卡脖旱”问题,研发的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灵感源自西北、甘肃的“全覆膜”种植模式。
  针对旱地小麦春季无雨不能追肥的问题,研发了旱作冬小麦春季追施水溶肥增产技术,施水溶肥是对过去用固体肥的思维拓展。
  他们目前进行着一项试验,通过割去玉米尖叶,促根系发达来提高产量,而这一试验,源于雹灾的启发。
  李子札人种秋葵,是将高档营养保健需求和蔬菜嫁接。李子札是我市有名的富裕村,但它不是典型的农业种植村,村民们打工和开厂子的多,种地是“副业”,观念一新,盐碱地上生出高档营养保健蔬菜产品。
  我们发现,这些创新都不是很难的,就像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万有引力为人类掌握、因水蒸汽鼓动水壶盖瓦特发明蒸汽机,其实创新就是需要我们多些用心、多些思考。

阎旭东研究员现场讲解 课题组研发的春玉米起垄覆膜播种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