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财政全力助推职业教育孕育“燕赵工匠”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今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没有“大国工匠”,就不会有高质量的“中国制造”。而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大国工匠”便无从谈起。然而,长时间以来,资源匮乏、生源不足、技术人才短缺……一系列突出问题成为很多职业院校面临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厅不断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模式,把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向了快车道。越来越多的“燕赵工匠”不断涌现,正在为更高更强的“河北制造”筑基。

 

一、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生均拨款水平
 

“在我们学校上学不但学费有补助,而且毕业很容易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读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大三的小张说。许多高校招聘会现场,2000个职位会有5000个人在竞争,而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会上300个职位却在争抢20个人。如今,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成了人才市场上争抢的“香饽饽”。

其实,小张正是河北省推行生均计划的受益者。小张所在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定位的高职院校,瞄准石家庄支柱产业发展中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积极拓展专业领域。从2006年至今,该院围绕石家庄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新增或调整专业达30多个,培育了大批新型技能人才,得到了就业市场的高度认可。“这一切,离不开生均拨款财政资金的支持。”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14年开始,河北省开始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按照“明确各级责任、经费分级负担、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稳妥实施”的原则,坚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在落实生均拨款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均拨款水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得益于此。

“2016年全省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全省已达到8000元,力争2017年达到国家标准生均水平。对已经达到或超过以上标准的高职院校,不降低原有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相关人员表示。据介绍,生均拨款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提高高职院校日常经费保障水平和事业发展,其中用于学校日常运转支出部分不得超过50%,用于事业发展部分不少于50%。用于事业发展的生均拨款资金实行项目管理。生均拨款资金的政策设计,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保教学运转、促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办学能力。

除了高职院校,省财政厅还不断加大对中职院校的投入。2015年,全省各级财政落实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4.48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资金3.85亿元,省级筹措落实补助资金5081万元,市县投入资金1251万元。同时,将补助标准由2015年每生每年800元提高到2016年每生每年1000元。已达到或超过以上标准的市县,原则上不得降低原水平,并视财力逐步提高拨款水平。

补助资金的大投入,带来了中职教育的大发展。下一步,河北省还将探索“以奖代补”新模式。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统筹考虑主体责任、城乡差异、财力差异、省财政直管县、基本办学规模等因素,省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各市县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同时,根据河北省中职学校布局调整需求,对贫困地区给予适当倾斜。 

 

二、扶强扶特,打造职教的龙头和品牌
 

渤海之滨,潮起潮落。不久前,总投资约380亿元、建设周期为6年的北京职教城曹妃甸项目在渤海之滨开工。项目准备承接11所京津冀教育产业转移院校,并通过产城配套,发展商务居住、创新创业、总部经济、旅游观光等服务类产业链,致力于打造我国知名的海港职教城。

事实上,在北京职教城建设之前,海港职教城已初具规模。原因就是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此落户。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百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之一,由唐山市政府投资15亿元代建的生态型、数字化、开放型、国际化的曹妃甸新校园于2009年11月16日开工。唐山工职院迁入曹妃甸新校区后,市财政在安排年初预算时,充分考虑工职院新校区建设规模大、日常运营费用高等因素,大幅增加了财政拨款。2014年市本级年初预算安排资金0.7亿元,2015年安排资金1.1亿元,2016年安排资金达1.2亿元。

如今,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形成“前校后厂,产学一体,贴近区域,开放办学”的集团化办学特色,其成果获中国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在区域带动上,充分发挥示范校引领带动作用,按集团化办学模式管理,带动部分县区职教中心开展特色学科教育得到社会认可,2014年就业率达98.3%。正是有这样的优秀业绩,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全省中职校质量提升工程。

2016年,河北省突出择优扶强、扶特,启动了重点建设120所精品、品牌和特色中职校质量提升工程。工程自2016年起,用3年时间,重点建设20所精品中等职业学校、90所名牌中等职业学校、10所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每所学校每年分别支持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

“通过统筹财力加大重点项目校支持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以资金绩效为引导,将办学规模大、绩效好、培养社会技能性人才社会贡献度大的学校引入发展快车道”。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相关人员表示。

扶强扶特,为的是打造职教的龙头和品牌,进而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的有力举措。按照该意见,河北省将以设区市为主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优化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建成一批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每个设区市要办好3至4所发挥示范作用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至少要办好1所起骨干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每个设区市要办好1至2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

龙头带动,蓄势腾飞。按照计划,到2020年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到121.5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73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1880万人次。 

 

三、引入市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走进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在这里,既有“五个合一”的“订单班”模式,又有“教师+学生”的“校中厂”模式。

“订单班”模式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结合秦皇岛数据产业研究院的政策和平台优势以及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数据产业上的技术优势,成立了主要面向城市信息化建设及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维数据处理类岗位—“数字城市”订单班,形成了由行业参与指导、学校投入建设经费和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的“行校企”共同合作的订单班模式。实现了“五个合一”,即教室、车间合一,学生、员工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业、产品合一,学习、创收合一。

“校中厂”模式是河北省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一个新路子。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与国内知名企业上海智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信智原公司、悦道装饰广告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移动互联实训室”、“悦道广告实训基地”等“校中厂”,利用企业软件开发、测试、图形制作方面的人力、项目、环境等资源优势,通过课程置换,实现接力培养。这种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加强了专业建设,丰富了教师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同时吸引了社会资本投入,减轻了财政资金负担;对企业而讲,吸纳了紧缺人才,减少了资金投入,弥补了自身产能和技术研发力量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通过这种特色办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也必将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不止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多所职业技术学院均建立了这种模式。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而另一方面,企业对职教的需求与日俱增。于是,两者一拍即合,擦出“爱的火花”。

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投入,无疑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河北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2015年全省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3.5亿元。

近日,由河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到2020年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基本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中职教育多元经费投入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四、绩效考核,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廉洁自律,不收受与参评项目有关的机构和个人的财物或好处”,“每次评审,专家人选将被随机抽取,不得以‘职业教育项目专家’身份对外自我介绍或以‘职业教育项目专家’名义自行开展其他工作”……这是冯国强等61名评审专家签署承诺书上的内容。这61名评审专家为全省职业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入选了省级职业教育项目专家库,任期2016-2018年。这是河北省《关于建立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的一项内容。

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如何让每一笔资金都花得有效果呢?针对这个问题,河北省财政厅相关人员为我们做了解答,“在规范资金使用过程中,我们深化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而建立全省职业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库就是有效措施之一。

《关于建立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中规定,在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经费中,用于事业发展的经费,院校要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和预算编制要求组织项目,按程序审核后列入财政预算项目库并组织实施。要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增强预算执行效率,切实发挥资金使用绩效。在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过程中,切实体现改革和绩效导向,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学校倾斜,向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倾斜,向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的专业以及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倾斜。调整完善支持所属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提高经费使用管理水平。该通知明确,要建立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基于绩效评价的准入、退出、问责制度。

如何实施绩效评价?谁合格谁不合格?评审专家说了算!按照要求,全省职业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库入选人员开展工作要履行承诺,并按评审规则等工作要求,参与省级组织的项目评审、绩效评价、工作督导等工作。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统筹考虑工作任务、工作强度、专家特长等因素,根据评审工作需要,随机从专家库中筛选确定相关评审人员,开展项目评审。省厅根据专家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工作需要和工作完成情况对专家人选适当调整。这样,就实现了全省职业教育优胜劣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河北省还将建立职业教育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便于更好地对职业院校情况和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绩效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形成与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多样、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立交互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河北特色、国内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梦想正在照进现实。在全省各级财政的不断支持下,河北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活力必将不断迸发,越来越多的“燕赵工匠”将不断涌现,浇灌出更多更美的“河北制造”之花。

 

 

 


作者: 录入者:付颖 来源:财政部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